今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個好朋友的音樂藝術博士音樂會。在場的人全都大飽耳福。氣氛也越來越澎湃。音樂摸到臉上,由耳朵和眼睛流進腦筋裡,從被感動的思想進入心內。
表演者一把弦樂器的弓起來,每個觀光者都無聲音地好好期待音樂會的開始。第一位的大提琴演出者大聲地呼吸,聯上表現大力量的感覺,就突然用大提琴的弓大聲地開始。
第一個作品叫做狂想曲。狂想曲的精神好大,有時候用低聲的力量表示高強度的憤怒。大提琴演出者用大力把弓拉來拉去,一個人的歌曲可以讓聽眾想出一群野馬狂跑。在那個景象裡野馬使鳴鳥飛上天空裡,鳴鳥又唱又叫著飛走。演出者的大聲呼吸是一萬鳥的翅膀沙沙聲。馬跑走了,鳥飛走了,景想只有優美的小蝴蝶像氣泡漂浮在風上,精精細細地表示藝術的美麗。聽眾無聲音地屏住呼吸,好像可以在臉上感覺到蝴蝶的精細漂浮。我的好朋友,今天晚上音樂會的作曲者說她很喜歡用音樂探究很多的對比。
第二個作品是「紀念 Witold Lutoslawski」,是一個四重奏的作品,用兩個小提琴,一個中提琴,一個大提琴。我不太懂這個作品,不過最讓我喜歡這個作品是四個曲的交換,真的很好聽。
第三個作品很感動人。這個作品一共有三部分,第一部分叫做「Lament」哀悼,第二部分叫做「Along the path」沿著小路,第三部分叫做「Surge」大浪。「哀悼」表示一個痛苦的女子哀悼,高聲的悲傷感動了大家。在中間有轉調過渡段到低聲鋼琴和鼓的吟誦。第二部分沿著小路用鋼琴描述那個悲傷的女子慢慢走在小路上。她好像在大草原的小路上走著走著,走到長途的地方。她並不用心地走,好像是一個人徘徊,尋找回答,為甚麼這樣?她走著走著,尋著尋著。她慢慢欣賞自然界的美麗,精神進步了一點。不過生活是一個過程,到了第三部分大浪,她走到海邊,聽著聽著海強烈的潮水,看著看著黑色白色藍色灰色的海水,聞著聞著風上的波噴。欣賞海水提供的感覺可以讓精神進步,聽海隨意不管你的繼續用潮水呼吸讓那個人覺得很孤單。她看著海水強烈噴上天空裡,在大石頭上精神到底好不好?她在一邊悲傷痛苦孤單,在一邊接受大海用力保護她的安慰。
第四個作品最奇妙。這個作品叫做「...Between...」,探究用各種各樣的敲打樂器做音樂。開始的時候,全場半亮半暗。這個作品一共有六個部分。第一部分用拍手的方式,有那些可以拍手的,有手掌和手掌、手掌和手背、手掌和大腿、等等。這部分一定在跳舞和音樂的交叉。為了過渡到第二部分,作曲者用頓足的方式。第二部分是打鼓的,這種材料是皮。然後在一連串擊鼓裡突然聽到鐃鈸,這樣開始金屬的部分。金屬的有打鐃鈸、用金屬刷子摸很大的金屬板。然後有木頭的部分,這個有很多很多的一連串擊鼓,真的好快,而且打鼓的演出者的很有天份。他們開始的時候,很慢很慢,一個在台的最左邊,一個在台的最右邊。很慢很慢,在一起同時打一次,休息一會兒,再打一次,又休息了一會兒,然後開始打了越來越快,但是他們打的時間完全在一起,一點也沒有差異,到了打了很快很快。所有觀光者聽這個表演的時候又不呼吸了,但是心跳的越來越快,氣氛的興奮很大。到了第六個部分,打鼓、金屬、木頭、其他的聲音一應俱全,真的太秒了。到了最後的結局真的可以感動人。第六部分一開始,全場的燈火都被關掉了。舞台最左邊有一個透明玻璃的瓶子,舞台最右邊也有一模一樣的瓶子。瓶子都半滿的,在瓶子裡面的水面漂浮一個蠟燭。演出者用手摸摸瓶子的邊緣,真的太平靜了!小聲的平平靜靜地摸。到了結局,演出者遮蓋瓶子,兩個微小的光源慢慢把氧氣呼吸完,後來就慢慢邊微弱的,走到黑暗。
過了一段的無聲音的間歇突然大家用力大大聲聲地拍手了。這個表演真的太妙了。
- May 08 Thu 2008 23:31
四方大飽耳福的音樂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